第二十九章 雪原
的蛇把那些人都赶走了,本事可大着哩。”
胡照英说:“大意了,没想到禁不得那蛇咬。四平姑娘,为什么救我们?”
吴喜年说:“四平姑娘最看不得官兵欺负人。”
四平抿着嘴笑道:“那老头儿叫白墨上人,我因与他有过节,看他逞凶,自然帮你们了。”
(4)
胡照英说:“姑娘可知道大夫田仲平家人都到什么地方去了?”
四平说:“不知道,我并不认识田仲平,也不识得他的家人。”
胡照英叹一口气,四平说:“既是个大夫,受官家追捕,不如到官家那里去打探。”
胡照英连连点头。
四平思忖说:“白墨上人搅在其中,不知是何缘故。”
吴喜年兴奋道:“咱们一起查。”
胡照英见吴喜年看四平的眼神发亮,知道这小子心里在转花花轴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越是朴实无华的神人越是深不可测,岂是他能玩儿的转的?
让他受点儿挫折,也许就对田桐真心了。
即便田桐,也得望求她在男女之情上够傻才行。
于是便说:“四平姑娘可愿同行?”
四平说:“我游历天下,正觉得行旅孤单,结伴极好。”
吴喜年眯眼谄笑,说:“有了四平姑娘,咱们就不怕那个老头儿了。”
胡照英说:“全仗姑娘。”
四平说:“好说。”
胡照英说:“把一个大夫抄家灭门,丞相应该知道这事,咱们就去找黎国丞相。”
四平说:“管休仪。”
吴喜年说:“如果他们捕到田家,就地斩杀,再回复丞相呢?”
(5)
胡照英说:“田家逃走,必有贵人相助,况且我若和田家的缘分浅薄,也不会到这世里来。”
四平说:“你莫非因为田桐姑娘?”
胡照英说:“是啊,我得为她造福。”
吴喜年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摸摸肚子,说:“二位大神不用吃饭,我可是饿了。”
四平说:“为方便,你们以后叫我四平就行。”
三人到集市上饭馆吃饭,吴喜年豪横的坐下来,叫了酒肉,大吃大喝,胡照英和四平只是做做样子。
邻座两个年青的读书人,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义愤填膺:“昨天丞相孙子满月,大宴宾客,冠盖如云,光是礼钱就收了百万之巨。”
另一个哑嗓子说:“完了,黎国贫弱,却养了这么一个肥相。”
小胡子说:“我深思熟虑,已经想到鲁国去。”
哑嗓子说:“我想到齐国去。”
小胡子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背井离乡啊。”
伙计过来上菜,小声说:“两位士子,莫论国事啊。”
胡照英看了看四平,四平说:“就是那个硕鼠。”
吴喜年打了个嗝,装作无所不知,晃着酒后红脸,弓着背,窃窃的说:“我也听说过他,人极丑怪,村子里都拿他吓唬小孩子。”
(6)
胡照英看他煞有介事,不禁觉得可笑,说:“吃饱了吗?”
吴喜年说:“我带些干粮。伙计,拿二十斤饼,二十斤肉。”
胡照英和四平且随他去,胡照英结了账,吴喜年红胀着脸,盯着胡照英给了钱。
管休仪府邸后门附近有个小客店,胡照英对吴喜年说:“你且歇在这里,我们去打探消息。”
吴喜年说:“我可以给你们望风。”
胡照英一迟疑,吴喜年恳求的说:“照英,不要留下我一个人吧。”
胡照英说:“万一碰到白墨上人,我们逃跑的时候,有你多有不便,如果你变成人质,我们还得费心救你。”
吴喜年说:“有四平呢,不怕。”转头看向四平。
四平说:“不是我推诿,要不是他当时醉着,我也救不了你们。”
胡照英也吓一跳,说:“你干不过他?”
四平说:“他若清醒,我略处下风,不过逃跑是没问题的。”
胡照英对吴喜年说:“你看。”
吴喜年说:“那把你的短剑留给我,我也好防身。”
胡照英知道他早贪图这柄剑,就解下来递给他。
月黑风高,下着细雪。
胡照英和四平潜到管休仪府中,只见厅堂明亮,白墨上人并不在。
管休仪原来是个瘦子,两撇小胡子,三角眼,略微弓着背,头发都花白了,正在跟一个士人对着书案上的帛书指指点点。
(7)
士人说:“收税越来越难了,小民们有不少都逃走了。”
管休仪哼了一声,说:“只仗着那些小民有什么用?”
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