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人家-上
“我瞧着还行。”
刘管事咂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还行是他看在梨花婆婆面子上给出的友情分。这个小鬼面黄肌瘦,两个眼珠子咕噜直转,不怕不机灵,就怕机灵过了头,俗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在殷家做事踏实本分才是第一位的。
殷老爷不喜欢滑头。
耳房的窗户是新擦过的,不远处的田野里有几只青蛙不合时宜地呱呱地叫起来,这一幕仿佛在哪里经历过。有那么一瞬间,棍子想起他在当虾兵之前的前世:做过大户人家的长工也当过浪迹天涯的散人。
真是好遥远的记忆,回忆像是一条老棉被,被时间扯出柳絮般的线索,一根根萦绕在心头: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时间又是什么?
棍子想得出神,被刘管事拍了拍肩膀,“小兄弟,走吧。”
刘管事用嘴朝着院子外面努努,梨花婆婆随即附和,“这样也罢,刘管事且先试试他,不行的话就安排个守庄子的活儿,不强求留在宅子里。”
在棍子神游的一小会儿时间里,刘管事已经想到一个办法帮助自己判断能不能留下棍子,有了这个法子,若不能留他,也不会驳了梨花婆婆的面子。
三人前后来到院子外的田里,梨花婆婆端立在黄土路边,刘管事走到田里,示意棍子也下到田里来。
棍子看着烂糟糟的泥巴地,满脸写着不愿意,他知道梨花婆婆在背后盯着自己,又不敢拒绝刘管事,顿时间两条筷子腿像是被糯米饭黏住了一样难以分开。
刘管事看他胆小为难的样子心想可省事,试都不用试,这下子可有理由回绝梨花婆婆:殷老爷不喜欢胆小怕事的人。
那知刚要开口,棍子就像平地摔跤一般一个踉跄跌在田里,这回他没有嗷嗷叫也没有骂天骂地问候别人娘,只因为跌倒的一瞬间收到了梨花婆婆给他打的念:好好表现,没有下次。
棍子心想幸好没有骂出口,不然梨花婆婆的娘可就要找上门了,她已经这么厉害,她娘指不定是天上哪个大神,惹不起、惹不起。
刘管事对棍子说:“小兄弟,咱们殷老爷是个刚肃威整的大仙家,他素来不喜油嘴滑舌,办事不牢的人。也是为了你好,我先给你出个题,要是能做到,这个差事你就得了。要是做不到,也不要怨我。”
滴水不漏的话,说的棍子不得不服:能在殷老爷手下做事的人情商是一等一的高,更何况这个刘管事只是个殷宅外面院子的二管家。
咂摸了一下,棍子依稀品出他的画外音:我看你小子的样子就是那个油嘴滑舌办事不牢的,碍于梨花婆婆的面子,我不赶你,自己识相快点走。
这么一想,棍子的好胜心倒被激起了十分,争取到这个工作机会,攒点钱等着太子出来!
“好!刘管事你说,啥考验?”
此时田里的青蛙忽然不叫了,仿佛知道接下来会有人拿他们开涮一般。刘管事蹲下身去,轻巧地抓住一只正要逃跑的青蛙,递到棍子面前,“吃了它。”
“哈?”棍子再穷再饿的时候也没过这玩意儿啊,他不敢后退,怕梨花婆婆看到,撇嘴点头双手却左右摇摆,这幅模样让刘管事哭笑不得,只是试试他的忠诚度罢了,也不是非要他吃下去不可。
刘管事正要把青蛙扔回田里,棍子一把抢来,他很需要工作,这是当务之急。当初在金能儿那儿还吃了蚯蚓,这青蛙也能忍了,为了工作!
正当他要张嘴去咬的时候,刘管事摆摆手,“行啦,我领你进院子。”
棍子怯怯地问:“我能进殷宅做事了?”
不知什么时候梨花婆婆走到了他们二人身后,她缓缓点头,谢了句刘管事,“劳烦刘管事见到殷大哥帮我问声好。”说罢,飘乎乎地走了,不曾将目光停留在棍子身上一瞬,有那么一刹那,棍子觉得她还是讨厌自己,但随即又觉得自己这想法很卑鄙,在心里鄙视了自己一番之后,跟着刘管事从耳房进到殷宅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