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
“你说八百骑兵抓了多少人?” 卫青的大帐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 这两年的仗, 真要算起来,杀得比霍去病狠的, 卫青就算得上了。 这一次领兵出击, 全军斩杀了几千人。 在这之前,卫青领兵共击杀匈奴军上万人的情况也有。 但卫青那是领着上万兵马,多得时候六将军齐出有近十万人的军队。 可霍去病多少人? 八百骑! 先一步冲回来报信的人控制不住的咧嘴笑:“回禀将军, 俘虏了二千余人。伊稚斜单于大行父籍若侯产, 被霍校尉斩杀立威。伊稚斜单于的姑父罗姑及已经在被带回来的路上了。那两千人里,还有不少匈奴高官, 霍校尉担心出事, 特命前来传信,希望将军安排人去接应!” 卫青知道这是幻境, 也很清楚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这一刻,他依然生出了空前的自豪和骄傲。 姜烟原本是跟着霍去病的。 看着他从敌营大帐冲出来,一刀将籍若侯的尸体甩了出来,震慑得敌营全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之后,又拿刀架在罗姑及的脖子上。 敌军群龙无首, 汉军又被这一幕刺激得手下动作更快。 匈奴军自然溃败迅速。 随后,霍去病安排人迅速将这敌营里的俘虏都带上, 拖着这个营地的马, 朝着自家大本营跑。 路上一声不吭就把姜烟送到了卫青这边来。 待帐子里的人都走了, 卫青才轻笑出声。 脸上是无奈, 也是自豪。 姜烟看着卫青。 她发现,自己往日里认为的那些情况,都在与他们接触后被一一推翻。 姜烟以为,如果卫青知道霍去病会英年早逝,或许不会那么放任霍去病频繁上战场。 对于汉武帝刘彻, 卫青若是得知自己的家族在他死后卷进了巫蛊之祸,尽管两个儿子没有死,也应该对刘彻是埋怨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 “你就不担心吗?”姜烟想问,也问出口了。 “你不担心,他上战场会遇到危险?漠南之战时,他不过十七岁。” 十七岁。 姜烟作为现代人,真的很难想象。 在她的世界,十七岁也是拼搏的年纪。但应该是在教室里为高考备战。 霍去病的十七岁,在边疆纵马奔驰,以八百骑兵俘虏匈奴高官,让最后以平局结束的漠南之战,添上一抹亮色。 “担心。”卫青跪坐在桌前,手里拿着笔,在布帛上慢慢写字:“他若是不想打仗,我不会逼他。既然是他自己要主动来的,就和我手底下的其他兵将没有任何差别。别人去得,他难道去不得?就因为他是我的外甥吗?” 卫青摇头:“再说,他喜欢。不是吗?” 一个“他喜欢”,就足够卫青作为长辈,支持疼爱的外甥去做想要做的事情。 再说,男儿志在四方,保家卫国。 卫青为何要因为战场凶险就将外甥护在羽翼下? 他的外甥是苍鹰,本就该翱翔于天际。 姜烟点头,内心却开始反思。 从嬴政到卫青,她好像一直都在用现代思维去看待这些事情。 她可以写出“忠心”这两个字。 也明白它的意思。 直到看到卫青,姜烟才真正明白,这两个字的重量。 他这一生,都在为大汉效力。 帝王的猜测与玩笑,他都坦然以对。 七战七捷,也不自傲。 姜烟跪坐在不远处,看着卫青低头写字。 他就像是一棵青柏,安安静静的在那里。 不需要过多赞美,也不曾想过自己是否名留青史,是否得到崇拜喜爱。 就好像现在,哪怕知道这是幻境,他还是下意识先处理军务,而不是与姜烟交谈。 帐内安静。 直到两个时辰后,匈奴俘虏被押送回来,整个军营都在为霍去病欢呼。 卫青这才放下笔,起身的时候唇角还挂着笑意。 直到走出去,才稍稍收敛。 “舅舅!”霍去病翻身下马,扶着环首刀的英俊小将军激动得咧嘴笑,虎牙更透着几分少年意气。 完全忘记了,当初从长安出发的时候,还一个劲儿的跟陛下说,自己不能随便在外面笑起来,太不稳重之类的话。 到了卫青跟前,霍去病才努力敛下笑容,对着卫青行礼,声音带着少年气,却又洪亮有力:“俘虏匈奴两千余人,罗姑比也在其中,籍若侯已被末将于敌营斩杀立威。八百骑略有损伤,幸不辱命!” “好!” 卫青只觉得此刻比他当日龙城大捷还要高兴,重重的拍在霍去病的肩头:“起来。你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教导和陛下的器重!” 霍去病迅速起身,注意到后面的姜烟还下意识的挑了挑眉,抬着下巴意气风发。 “那是!”霍去病也不谦虚,在卫青面前放松自如:“我的箭术是跟着舅舅您学的。骑马也是!我的马,我的刀,那可都是陛下亲赐。” 霍去病拍拍腰间的长刀,对于自己第一次的胜利充满了欢喜和激动:“这次回去,陛下定然会赏赐我。我可得好好想一想要些什么!” 他自小是跟在卫青身边长大,母亲有了自己的家庭,比起加入进去其乐融融。 霍去病更愿意在舅舅身边骑马射箭。 奈何卫青也有公务,所以霍去病偶尔也会出入未央宫,去见姨母。 稍大一些,又跟在汉武帝身边,成为他的近臣侍中。 比起卫青在刘彻面前总是一板一眼,君臣相宜的样子,霍去病要自然多了。 听着他说这些话,卫青也只是低声喝道:“这点功劳就沾沾自喜?莫要在陛下面前失了礼数。” 霍去病哈哈一笑,跳到卫青面前,一举一动就是个玩心未泯的少年:“舅舅,我与陛下是有过约定的。若是我这一场得了战功,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