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乔书珞呼吸一窒,竟然是这样大的一局棋,而最终的掌棋人始终只有一个,便是这位身居宫内,被诟病平庸的帝王。
饶是她一向不外露情绪,此刻面上的神色却难免带上了几分异样。
皇上自然也知道乔书珞接受这些信息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但还是温声道:“此事毕竟与你有关,朕准许你若是还有什么想问的,便开口吧。”
“如果镇国公世子是陛下授意救的,那陛下是不是,也一直都知道当年镇国公之事另有隐情?”
乔书珞瞧着温顺,一开口却就是这样犀利的问题。
皇帝没有犹豫,苦叹一声:“不错,此事确有隐情。”
言尽于此,乔书珞知晓皇上这是不愿再说的意思,便没有接着问下去。
皇上的诸多举动已经说明他对当年的事情另有打算,而这些打算中明显是不愿乔书珞插手,又或是,她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无需知晓这么多。
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乔书珞都知道自己不可再僭越,便换了话题:“那他呢?陛下既然明知他并未勾结外邦,那他要一直在狱中待到何时?”
“放心,看在他是你的郎婿的面子上,朕总归不会苛待他。”皇上的脸上又缓缓露出了笑,对乔父确定道,“算着脚程,如今应当是已经出城了吧?”
乔父微微拱手:“回陛下,当是如此。”
乔书珞一愣怔,目光落在父亲身上,原来父亲早就知道了这一切,甚至是陛下接下来的计划吗?
难怪刚才陛下说出顾怀远身份时,父亲没有丝毫讶异,想来也是早就知道了。
乔父知道原委,指不定已经参与其中,而乔书珞也已然猜得八九不离十。
确定顾怀远尚且安好后,不再在皇上面前多问,乔书珞跟着父亲出了大殿。
朱墙夹道,灯影绰绰。
空阔的宫道上,唯有乔书珞与乔父缓缓而行,昏暗的光将两人的身影拉得极长。
一路无言,各有想法。
眼看就要走完这截宫道,乔书珞才开了口,声音低却柔:“父亲早就知道陛下的所有计划了,是吗?”
乔父不是皇上,毕竟是她亲生的父亲,有些不能在皇上面前开口的问题,乔书珞只能私下向父亲询问。
乔父的脚步没有停顿,挺着脊梁如松,微微颔首:“是。”
“他出城可是因为北蛮所致边关动荡?”
“是。”
“京城中,有北蛮的人。”
“是。”
“此人,是吏部尚书,宁卓嵩。”
这一句,几乎已经不是问句,而是格外肯定的语气。
乔父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也不瞒她:“不错,就是宁卓嵩,你是如何知道的?”
乔书珞垂下眸:“我不知道,只是瞎猜的。”
如此一来,一切便都说得通了。
定北侯官复原职重掌兵权,于北蛮而言是莫大的威胁,而宁卓嵩作为北蛮安插的人必然是要想办法将顾怀远拉下水。
从刚开始的拉拢到现在的参奏,都是为了减弱顾怀远对北蛮的威胁。
至于为什么偏偏是勾结外邦的罪证,自然是因为凭空捏造出这一切的人对北蛮太熟悉了,对于该制造什么样的罪证,如何捏造,全都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将通敌的帽子狠狠地扣在顾怀远身上,层出不穷的证据只会让他越描越黑,根本没办法摘下来。
这是他们最有把握的罪名。
之前的征西将军,镇国公应当也是同样的原因。
不过这次皇上却留了心眼,将计就计,将顾怀远押入天牢,重兵把守,非皇令无人可进,刚好方便了他掩人耳目地离开京城,前往边关,在北蛮发兵之时打一个措手不及。
这便是皇上一定要将人关进牢狱的原因。
乔书珞却依旧心里疑惑:“这些事情都需要顾怀远配合才行,而在此之前他肯定也是知道了真相。前段时间,他突然将我送回相府,想必是早就计划好了吧?”
乔父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女儿的肩膀,他作为父亲怎么可能不懂女儿的性子,若是不让她今天了解这一切,她肯定心中难安。
是以,乔父犹豫半晌,才答道:“那次秋猎时,皇上给你的那幅画,被顾怀远找到了,他应当是根据那副画猜出了皇上肯定知道些什么,便带着那幅画进了宫。后来,就顺势一并做了后面的谋划。”
画?
乔书珞记得那幅画严掌柜说他已经烧掉了,就算没烧,以太白楼森严的防备,那幅画又怎么可能出现在顾怀远的手中?
可转念一想,乔书珞却了然,严掌柜是皇上的人,听令办事,若是皇上特意叮嘱严掌柜,不露痕迹地让顾怀远看到这幅画,那他从太白楼里拿走这幅画就变得格外简单。
如此说来,她撞破顾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