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只是她一个未及笄的女子,就算真的逃了,又能逃去哪里,逃去哪里才能好好活下去? “算了姐姐,我这样逃到哪里,才不会遇到下一个‘王光耀’?” 听到元婉这话,黄寡妇的热血一下就冷却下来了。 是啊,小阿婉长得这么招人,逃到哪里才不会有觊觎她的无赖呢。 “姐姐别担心,说不定我一过去,那王光耀就出门求学了呢,到那时我就清闲了。” 此时的黄寡妇是一句宽慰的话都无法说出来了,她知元婉是不想让她担心,才顺着她的话这么说。 黄寡妇自身也是非多,她如今处于花信之年,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即使相貌只能算得上清秀,也有遭受过市井马夫的骚扰,因此平日也有不少长舌妇喜欢在她面前嚼舌根。 她一个独身的寡妇都要时常遭受非议,何况是阿婉这么一个貌美的女子。 最后,黄寡妇只能宽慰元婉,好好服侍那王光耀,生个一儿半女的,以后日子也能好过点。 黄寡妇说完这些便离开了。 院里就剩元婉还在呆坐着,看来她是不嫁也要嫁了,她只求能好好活下去,而不是像母亲那样,一坐进红轿便再也没了踪影。 那王光耀是城中首富王氏长房的嫡子,宫中正得盛宠的丽妃是他的嫡姐,于是王家的势头可谓是如日中天,连府衙里的县官也得看着王家脸色行事。 因他还有位嫡亲兄长,家族的重担都交由他的兄长,他又是长房里最小的嫡子,从小就被宠溺着长大,也因此养成了嚣张跋扈且目中无人的狠辣个性。 这样的背景,也是他后来抢夺良家子,害得人不堪其辱,跳河自尽,却无人敢问津的主要原因。 其家人诉状无门,无人敢受理,其母只好一头撞死在王府石狮前,以求一个公道。 事发后,王家家主正想派人用银两打点,息事宁人。 那王光耀却觉着晦气,寻人将其父打晕扔进河里溺死,又派人将其兄长双腿打断,一家人真是家破人亡。 人人听闻此事,都猜测是那王光耀所为,可……那又如何,这小镇上,无人敢与王家为敌,敢与宫中那位王家宠妃为敌,众人只敢怒不敢言。 当今世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官商狼狈为奸,官官相护,谁还敢当那出头鸟,怕是诉状还未递出,就已成为了那城外乱葬岗的一具白骨。 一日,元婉去集市迟了些,以王光耀为首的一众纨绔子弟如往常那样,说笑着打马过集市。 远远就看到在一货摊前,瞧见元婉聘婷袅娜的身影,一群纨绔在马上相互调笑,众人调笑哄闹间便策马行至她身旁。 王光耀看着元婉虽未及笄,但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腰肢楚楚,虽未回身,但光是看那一个身形,便让一群人想入非非,于是便直接下马拦住元婉去路。 众人一看,好一个出水芙蓉的小美人,面色虽不够红润,却也有一股拒霜花般的清冷娇艳。 王光耀常年混迹于青楼等三教九流之地,看得出来元婉年纪虽小,可是也能看到长大后该是怎样的绝色。 □□上头的王光耀,欲又故技重施,想先将元婉强抢回府。 可元婉自懂事起便劳作,力气也不是普通女子可比的,猛力挣扎几下就挣脱了王光耀等人的纠缠,头也不回地跑走了。 王光耀看着跑走的小美人,吸了吸颊边内肉,随即吩咐一边的小隶:“给我查这是哪家的。” 不过半天,就查到这小美人名叫白婉,年十四,家中只有一个终日酗酒的老父。 知道元婉有个这样的爹就好办了,不过是一些银子就能办成的事。 王光耀几次派媒婆上门,都被元婉自己挡了回去,被拒了几次的媒婆也学乖了,挑了个元婉不在的日子来。 元镇知媒婆来意,有一丝犹豫,不过在看到媒婆递过来的五十两后,一丝犹豫也没有的将白婉卖给了王光耀做妾,还是未经过纳采亲迎的妾,严格来说,这连妾都算不上。 对父亲失望透顶的元婉,回忆起了母亲消失之前的日子。 她三岁才跟着母亲来到父亲居住的地方,父亲会读书识字,每日他一得空就会教她与母亲一块识字。 那时的父亲与母亲日日恩爱,父亲会为母亲洗手作羹汤,带着她们一起出门踏春,会陪着她们一块念书,会教她们一起做花灯...... 什么都不会的母亲在父亲的照顾下,每日都是开开心心,那时也是她最快乐的日子。 母亲虽不识字,却会在她摔破皮后,一瞬间就能让伤口变得不痛;母亲最爱唱歌,只是她从来不在父亲面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