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各位都是府里的老人,琼儿年纪还小,府中诸事还需仰仗各位帮扶。太夫人和两位县主就有劳各位照顾,待京城诸事妥当,再请护送上京。” 萧太夫人此刻仍旧难以置信,只觉一切如梦似幻,俱不真切,听见往后便由自己的女儿管家,又抑制不住的欢喜。转念一想如今宁王已经成了皇帝,她虽不是生母,但好歹也是这府中唯一的长辈,一个太妃还是当得的,小小一个宁王府的中馈,便也不如先时在意了。 王府之人眼下个个喜不自胜,俱都欢喜应命:“郡主只管放心,老奴等定会恪尽职守,必不负郡主和王爷所托。” 赵琼红着眼睛一路送赵琦赵琮出了府。 “阿姐,府中你不必挂心,我会照顾好太夫人和三妹妹她们,你和琮儿一路当心,虽是赶路也不要太累着。” 赵琼虽是萧太夫人生养,但先文太妃待她们姊妹俱都一样,她自小也是跟在长姐身边长大。生平初尝离别滋味,年纪又小,自是依依不舍。 赵琦又何尝舍得,她笑着揉了揉赵琼的头安慰道:“傻丫头,阿姐和琮儿只是先行一步,很快就再见了,你一哭琳儿就更停不下来了。” 长乐县主赵琳才九岁,依依不舍地拉着赵琦的衣袖抽噎:“大姐姐,琳儿会好生听二姐姐的话,大姐姐要记得想琳儿,琳儿也会想你的,还有琮哥哥。” 赵琦蹲下抱了抱她,拿帕子替她擦掉眼泪温声轻哄:“琳儿真乖,大姐姐记下了,等大姐姐和哥哥安顿好了,就回来接琳儿,不哭了。” 赵琮觑眼看到妹妹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想亲近又不敢亲近的模样,迟疑了瞬,学着阿姐的样子伸手揉了揉她的头。 郑秉看天色已晚,再不出发只怕赶不上投宿,不得不出声煞煞风景。 “王爷,郡主,时候不早了,还得赶路,就请上车吧。” 出发的时刻到了,纵有千言万语未尽,也终须一别。 赵琦最后回望了眼宁王府,转身和赵琮上车离去。 快出城时,车队忽然徐徐停住。原来是得了信的知府徐经领着境内一众大小文官武将跪在城门口送别,沿途还有许多看热闹的百姓,声势浩荡,不可谓不壮观。 郑秉挑了挑眉,收紧缰绳勒住马,抬手止住车队,偏头对落在身后半步的修德道:“烦请公公禀报王爷郡主一声。” 他这话纯粹是客套,即便他不说也早有宁王府的人去回禀了。 赵琦掀开车帘向外看时,卫宪正快步过来,拧眉问。 “王爷,郡主,徐知府率众跪在城门口,说是要给你们送行,见是不见?” 赵琦错眼望去,果然好大的阵仗,不由挑眉,这徐经还真是消息灵通,传位的圣旨进府不过两三个时辰,他就张罗好了这么一帮子人过来围堵。 赵琮倒是一贯的波澜不惊,看也不看,只吩咐道:“让人都散了吧,就说心意本王领了,好生爱护百姓,才是正事。” 卫宪领命回去告诉修德。郑秉在旁听来,愈发觉得这宁王府有些意思,无论是宁王还是朝平郡主,与他往常认识的皇亲贵胄都大不相同。 徐经当了一辈子的地方官,历经两朝,这辈子唯一一次面圣还是殿试的时候,当时唯恐直视圣颜触了天威,往后却是再也没了机会,谁曾想这辈子自己的管辖地会冒出个皇帝来。 他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等着前方马车里未来帝王的回应,却等来一句心意已领,当即心一凉,绞尽脑汁回想往日可曾有得罪宁王府之处。 “下官领命,下官自当爱民如子,不负王爷所托。” 见他几十岁的人了,却慌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满头满脸的大汗,修德心下软了软,顾念着他往日为官尚算勤勉,温声道:“大人不必多心,只需做好分内事,回去吧。” 徐经知他是赵琮身边近身侍奉的人,听出话音中的安抚之意,心下稍安,也不敢再阻拦,谢过修德之后立刻领着一众官员退至道路两边,让出城门,恭声叩送。 “恭送王爷,郡主。” 车队重新出发,出了城后便快马加鞭上了官道,当日在离城三十里的一处驿站投宿。谁知天不亮驿站外又跪了一地人,皆是邻近府县的官员特来送行的。 这回不止来了许多人,还带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并金银说要上供给赵琮,聊表心意。一车一车的金银宝物,只看得宁王府一众随行人员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赵琮不耐烦地将人通通赶了走,只命修德叮嘱他们好生勤政爱民方是正事。岂料晚间投宿,驿站门口又等了一批携礼送行的队伍,如此两次三番杜而不绝,不过才投了三回宿,便遇上了五批拦路送礼的,更有甚者直接在沿途的官道上死守,唯恐错过了千载难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