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1章 张星忆要人
阿郎规划好的牧场,若是有敌从外头攻来,这里就是最好方向……” 自家婆娘比自己还会领兵打仗,这后世流传的勇将关索之名,果然是有原因的。 冯土鳖觉得有些伤自尊,“唉,若是我能有三娘这等领军之能,该有多好,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人人都在忙着,就我一天到晚到处闲逛……” “阿郎瞎说什么呢?” 关姬却是不乐意听到这话,轻斥道,“阿郎千金之躯,只要安坐城中,这邛都就稳如泰山,越雋众夷就不敢作乱,此乃统领全局之才。” “妾就算再厉害,亦只不过是匹夫之勇,最多只能领一营之兵,如何能与阿郎相比?” “再说了,阿郎会的东西还少吗?不说这舆图,这纸,就是这炭笔,用上手了,那也比以前方便许多呢!” 这话说得让人舒服极了,冯土鳖咧开了嘴傻笑,“那可不,南乡出品,必属精品嘛!” 一说起南乡,就想起去了南乡的四娘,一想起四娘,就记起了她写给自己的那封信。 摸了摸身上,没有。 应该是刚才吃完饭去沐浴的时候放下了,然后走到桌前,翻了翻桌上的舆图。 “阿郎找什么呢?” “哦,细君你回来时,不是给了我一封信么?我记得放桌上了,如今怎么找不着了?” “妾帮你放到榻上了。” “哦。” 冯永从榻上拿过来,坐到桌前,当着关姬的面撕开。 “阿郎前头怎么没看?” 关姬眼睛瞟了一下,又低下头去,看似不在意,随口问了一声。 “哪有时间看?再说了应该不是什么要紧事,晚看一会也没什么。” 冯永说着,也偷偷地看了一眼关姬。 找开信纸,只见那熟悉的娟秀而隐带刚劲的字体就映入眼帘,上面第一句就写着:冯郎君亲鉴。 冯永轻“啧”了一声,以前都叫我冯家阿兄的,如今已经变成冯郎君了。 唉,心底有些小小的失落。 收拾了心思,再看下去,发现张星忆的来信里,语气极是客气。 心里的失落更甚。 看来自己选择了关姬,对她的伤害挺大的。 “四娘来信说了什么?” 关姬虽然嘴里说不看,但其实心里还是关心的,看到冯永脸色不大对,不禁问了一句。 “也没什么,就是问我知不知道兰陵笑笑生是谁,还问我要一个人。” 冯永把信大方地递过去,解释道。 “谁?” “李同。” “李同?不就是那个李家的郎君?” 关姬当年还踹了李同一脚,差点没把他踹得闭过气去,印象还有有一些的。 “对。” 冯永脸色有些凝重,“四娘还在信里赞扬此人有才能。这李同,分明就是一个膏粱子弟,不学无术,哪来的什么才能?” “李同好歹是世家子弟,说他惯食膏粱那是正常,但怎么就算是不学无术呢?” 关姬却是不同意冯永这说法,拿起信细细看了一遍。 “反正我就是不喜欢那个家伙!” 冯永没好气道。 妈的,把他留在南乡就是个祸害,早知道就应当让李老太公把他弄回锦城。 “妾也不喜欢他,只是四娘在信里说了,她看此人还是有本事,想把他要过去做点事,阿郎又何故生气?” 关姬不解道。 “四娘小小年纪,如何能分辨好坏?我是怕她被人骗了。” 冯永强自解释道。 定然错不了,这世家子弟,仗着有一副好皮囊,最是会哄人开心,四娘这种小娘子,最是容易被骗。 “在南乡,谁敢骗张家的小娘子?不要命了?” 关姬看完了信,却是有些意动,“信上说,那李同会养鹅,还可以用鹅毛做出一种笔,兼毛笔与炭笔两者之长。甚至还列举了养鹅的诸多好处……” 说着,看向冯永,“四娘的来信倒是提醒了妾。阿郎既然会祝鸡翁之术,当初为什么会没想到会养鹅呢?” “谁说没想到,我只是不想养罢了。” 冯永悻悻道。 鹅这玩意,老凶了,被惹恼了,会追着人咬。 南方到处是水塘,小时候上学的路上有一个水塘的附近人家,就养了一群鹅,有一次也不知怎么的,带头的大公鹅追着自己咬了老长一段路程。 晚上睡觉时,发现屁股上、大腿上全是青淤,老疼了。 从此以后对鹅就有了心理阴影。 那群鹅就是个祸害,走路慢悠悠的,要是下了水塘还好说,要是碰到它们站在路边吃草,自己就得站得远远的,等它们走了自己才敢继续往前走。 害得自己好几次上学迟到,不是个好东西。 再说了,养鸡养鸭可以吃肉,又可以收蛋,养鹅一年才产几个蛋? 以前农村里养鸡最普遍,其次养鸭,最后才养鹅,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这是要看产出,看综合收益,而不是光看某一方面的优点。 当时冯永急需营养补充自己的身体,增强抵抗力,方便自己活下去,而鸡蛋就是最方便,也是最好的来源,哪有心情去养鹅? “为何不想养?” 关姬不懂冯土鳖心里的痛,而且还戳着痛处问。 “这鸡鸭不但产蛋多,还可以防蝗害,把它们放到地里,可以自行捕食蝗虫。而且我们的干粮要用到不少鸡子鸭蛋吧?这鹅哪来这些好处?” “原来如此,是妾失于考虑了。” 关姬不疑有他,点了点头,歉然道,“这农耕之事,乃是阿郎所学,他人如何能比得过阿郎。阿郎的做法,自是有道理的。” “那可不?” 冯永圆了过去,当下就抖了起来,得意地哼声道,“那李同,不过是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