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六章 流国

第十六章 流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于是温声道:“陛下您的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是可以落实下去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王国、侯国、郡县的选址,怎么让他们犬牙交错起来,怎么让他们保持平衡,而不是直接一方吃掉一方。

诸侯王、彻侯和郡守县令的选择都很重要,诸侯王和彻侯若是沆瀣一气,这项政策就失去了他的作用,郡守县令若是无能,甚至攀附权贵,就会唯诸侯王与彻侯马首是瞻。

您还记得臣为您讲述诸国变法时说过的话吗?

秦国的变法基本上是照抄魏国变法,楚国的变法也是很大程度上照抄了魏国的变法,诸国变法大同小异,变法的内容就在那里放着。

其中的差距在哪里呢?

就在于执行!

现在同样如此,您天马行空的规划,需要贵族、官吏、豪强,乃至于百姓去落实,这些人才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关键。”

刘恒闻言若有所思,望向洛新说道:“姑父,您推行这项政策时,朕可以在旁边跟进吗?

您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央朝廷的命令落到地方就会完全变样,一定要时不时的关注,才能保证政策的完整实现。

朕想要看一看一项政策从提出到最终的实现到底会遇到哪些问题。”

洛新笑道:“您是诸夏的天子,大汉的皇帝,臣是您的臣子,您当然可以跟进这项政策,这正是臣想要带您做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刘恒很是兴奋,洛新摄政这些年自然是有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风言风语。

说洛新完全独揽大权,不愿意放权给皇帝,皇帝渐渐长大,洛新恐怕是不想还政之类的话。

这很正常,毕竟当年素王都被自己的兄弟中伤过,洛新同样不能免俗。

不过刘恒自己生活在宫中倒是没感觉过洛新给自己带来压力,而且他能感受到洛新真的在很认真的教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所以他不用面对权臣的态度去面对洛新,而是敢于主动去承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大丞相洛新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样,很愿意自己参与其中,而且欣喜于自己的成就。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关于这一次平乱功臣的赏赐。”

说起这件事,洛新和刘恒面容之上的神情都有些奇怪起来,洛新沉吟道:“首先是禁卫以及关中子弟,这些人都要好好的赏赐,这是彰显朝廷恩典的大好时机。

这些人心向朝廷,那朝廷就稳如泰山,陛下您可以为他们赐下财货、粮食、金银、布帛,以及从中简拔新的勇士到宫中来。”

刘恒点点头,这些都是例行的赏赐,这一次洛新的意思是多给一点,士卒的赏赐简单,大将军韩信同样简单,反正户数都那么多了,加一点也没事。

最麻烦的是那些彻侯,这些人就是要去混军功的,因为二三代彻侯和皇室的关系越拉越远,这让一些人感到忧心,他们甚至不需要加封国的户数,而是要重返长安最核心的圈子。

“陛下,功臣集团是想要官位。”

————

上一篇章中,笔者谈到东阿侯洛新没有彻底消灭地方诸侯王势力,而是在平定叛乱的土地上实行了一种流国的制度,在这一篇章中,笔者将详细的讲述这个影响甚远的制度。

这项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一种能上能下的军功爵制,君王通过为宗亲和功臣赐下土地来保证低成本的治理地方,但是与先秦时期的赐土迥异。

这项制度的本质是宗亲通过和君王亲近的血缘,功臣通过对君王的忠诚,以及对王朝的功劳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

一旦君王认为宗亲的血缘不再亲近,就会开始着手收回封国。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唯一的办法就是远支的宗亲转而成为军功集团中的一员,经历从诸侯王到彻侯的转变,这远远比普通人成为彻侯更加艰难。

至于彻侯同样如此,封国并不是一劳永逸。

任何一个彻侯面前都只有两条路,第一是留在长安城成为君主的近臣,进而持续得到君主的信任,以维持封国的存在,第二则是要竭尽全力的在王朝战争之中取得胜利,通过功绩来维持封国的存在。

当然。

在汉王朝,昭公国是特殊的存在,它不受到这项制度的影响,或者说它不受到任何制度的影响,它是脱离政治秩序而存在的。——《汉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