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无助
/br> 而是因为崔家与前太子后人李承功勾搭上,触了李二陛下的底线。 在杨帆看来,从崔家与李承功联合开始,清河崔氏的命运就已然注定。 既然崔家将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赌在李承功身上,作死一般却跟李二陛下硬刚,那么就得有被杀掉的准备。 清河崔氏心心念念想成为五姓七望独一档的存在。 因为压错了宝,将整个家族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杨帆几乎可以想到李二陛下的计划。 明面上是用崔氏构谄皇帝这个罪名干掉清河崔氏。 暗地里让那些世家门阀看看,造反的下场就得是满门抄斩。 然后,他会挟雷霆万钧之势,慢慢打压其他世家门阀。 虽不一定非得要将反对他的这些世家门阀统统消灭。 但是必须要剪其羽翼,狠狠的削弱他们的势力。 虽然知道李二陛下这么做的真实原因,但杨帆还是觉得有些太残忍了。 毕竟他的灵魂始终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 所受的教育、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与这个时代完全不同。 有些事,他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有些事,他知道自己怎么也无法接受。 想到这儿,杨帆心情郁结的叹了口气:“唉,那清河崔氏满门老少妇孺有何罪?他们为何要因为一个人的错误选择而付出生命和自由的代价,未免太过残忍了!” 这种连坐之法,杨帆确实看不惯。 崔氏的主事人有罪,那怕直接凌迟处死,杨帆都没有任何意见。 既然做了就得付出代价,这是古今如一的道理。 在杨帆的思想里,还是后世那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思维。 他很难接受一个人犯罪,却要全族跟着遭殃的结果。 清河崔氏那些深闺女卷、蹒跚学步的孺子何其无辜。 他们却要为了家主的一次错误选择凭白搭上性命? 见杨帆愤愤不平的样子,武媚娘却认为李二陛下的处置并没有问题。 “郎君,既然那些妇孺老少是崔家一员,那么,家主犯错,他们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谁让他们是一个家族的人呢?” “既然是一个家族的事,那么就得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妾身认为没有什么不妥。” 对于武媚娘的解释,杨帆只能苦笑。 只因为他们是家族中的一员,就要承受相同的罪责,这也太残忍了。 当然,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他不认为自己能够让武媚娘明白。 毕竟,世界观不同,解释再多也没用。 若是眼睁睁的看着清河崔氏满门都要被杀头,杨帆心里怎么也舒服不起来。 或多或少,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 若是没有把王元权招供的内容上奏给李二陛下。 清河崔氏受到的惩罚不可能这么重。 杨帆心情复杂,更加没有睡意。 只得让武媚娘先休息,而他则起身来到了书房。 有些事情杨帆不得不去做,不然,必成他的心魔。 …… 第二天,散朝以后,杨帆单独在太极殿求见李二陛下。 “你说什么?让朕敕免清河崔氏女卷和幼童的罪行?” 李二陛下坐在龙椅上,一边批奏折,一边听杨帆的请奏,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这个杨帆是傻子么? 清河崔家既然敢联合李承功想造反,就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虽然他们还没开始就已经暴露,但有些事情一点也不能碰。 清河崔氏看上去似乎很惨,但这就是政治斗争。 清河崔氏的举措已然触犯了《大唐律》的谋逆之罪,全族连坐是律法规定的,男丁全部斩首,女卷充入教坊司。 更何况,李二陛下连自己的侄子都不留,怎么可能放过清河崔氏这个共犯。 于是乎,李二陛下放下手中的奏折,脸色阴沉的喝道: “别人不清楚来求情朕情有可原,可你明明清楚他们犯的是谋逆之罪,为何还要为他们求情?简直是胡闹。” “自古以来,谋逆之罪便是连坐,乃是祖宗之法,既然有罪,全族连坐,这有何不妥?你勿需再说。” 李二陛下很看好杨帆的才华和能力。 但每当这小子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时候,他都会觉得很烦。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