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真香!朱元璋不得已向梅殷低头
办法,朱元璋觉的还是挺可以的。
在这件事情上,他是真的用了心。
“上位,既然您已经把这方面给取消了。
那不妨再把一些事情,放得更宽一些。
比如,宗室子弟今后各行各业都可以进入。
只要有相应的本事,走正常的渠道就行。
比如,有能力的可以进入官场。
在学识上面还有天赋的,可以去研究史书。
当教书先生……”
胡惟庸暗自咬牙,说出了这方面的提议。
既然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是真的想要听到一些,言之有物的建议。
那他不妨就按照朱元璋所想,给他来一点儿猛烈的。
朱元璋听了胡惟庸的话,没有立刻说自己的意见。
对于朱元璋而言,让子孙们做别的还行。
可若是让宗室成员自由做官的话,他心里面多少有些转不过弯来。
总觉得宗室子弟做官,今后弄不好可能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威胁。
闹出一些别的乱子来。
“还有别的吗?”
朱元璋想了一会儿,对胡惟庸的这个提议,不置可否。
望向胡惟庸接着询问。
胡惟庸当下,便又说出来了几个方面的提议。
不过这几个办法和一开始所提的那几个相比起来,就要寻常的多了。
真施行的话,也起不到什么太显著的效果。
“那不知针对有宗室之人,专门依靠多生孩子,从朝廷这里多领取钱粮的事,胡相有什么好的办法加以解决?”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询问。
在朱元璋看来,其余的都比较好说。
唯独这一点,是真的难以解决。
同时也更加牵动他的心。
作为老祖宗,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儿孙后代,多多益善。
可是,这事和宗室供养,以及大明的未来掺合到一块儿之后,又不得不对这个事去思索。
显得很是矛盾。
“上位,这事儿……有些棘手。
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臣等商议出来的办法,便是规定一人,最多不能超过多少个儿子。
超过之后,后面出生的子嗣,不能从朝廷这里领取钱粮。
或者是超出了规定的人数后,后面出声的子嗣,所能领取的钱粮的数额减少。
越靠后的人,领取的就越少……”
听了胡惟庸的这话后,朱元璋想了想道:“这个办法,确实还可以。
“只是……胡相还能不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胡惟庸有些为难的道:“上位,这事臣是真想不出来,别的太好的办法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道:“那胡相便回去再集思广益,多想一想。
看看如何能尽可能合理的,来杜绝这种事情发生。”
当皇帝的都说这话了,胡惟庸作为一个宰相还能说什么?
自然是只能出声领命了。
表示自己回去后,一定要一定好好的琢磨。
争取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胡惟庸出去之后,朱元璋坐在这里,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右手食指,在桌面上轻轻的,一下一下的扣动。
对于朱元璋而言,这次胡惟庸提出的解决办法,不少都是有用的。
有不少都和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只是关于如何杜绝后世的子孙,不专门通过多生孩子来领取朝廷钱粮这件事上,却觉得有些不太妥当。
平心而论,胡惟庸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还是挺不错的。
但朱元璋总觉得有些太过于苛刻。
他这个做祖宗的,又怎么能在子孙生孩子的这件事情上,专门进行限制呢?
在这个事情上,朱元璋陷入到了矛盾之中。
规定出一个生孩子的最高人数,他觉得不太妥当。
可真的不规定的话,那到了后来,肯定会有专门通过生孩子,领取朝廷俸禄的。
在这两者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
也很难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对这事儿,进行完美的解决。
如此想了好久,朱元璋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是暂时把这个心思给压下来。
先不去想这件事。
胡惟庸等众多人,并不是酒囊饭袋。
相信他们肯定能想出比较好的办法,对这些事儿进行解决。
自己养的这些大臣,都是选拔上来的,为各地翘楚。
是整个大明最为拔尖的那一批人。
集思广益之下,必然能把这事给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