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玲珑
倦,就坐在了琥珀铸就的门槛上,蜜色的阳光洒过小院,桑树、桃树枝头满果,池里的游鱼咬着浮萍来去,小猪仔在圈里埋头拱食,厨房升起熏黄的炊烟,主人估计不怎么会生火,卧室内,被风翻起的书泛着黄……
奔波在外,拖着疲倦的身躯,栖身于此,何尝不是一种小确幸。
真地好想回去,玲珑七宝塔,宝塔自七层,别休息了,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是最后一层。
这是一扇带锁的门,正不知如何是好,一只饥饿的极乐鸟从花窗内飞来,优美的喙几口啄掉了小巧娇艳的珊瑚锁。
**
推开门,是记忆熟悉的模样。
大门正对着的是一座凿开的洞窟,洞窟内,是一尊白玉菩萨,她细颈削肩,梳着圆光髻,上着白绢短衣,下着十二幅石榴长裙,肩披佩帛,褒衣博带,高挑立于莲花台座之上。
髻边簪的鲜花,如雨落下,转瞬又绽放芳华,如她含情的微笑,脉脉映在银铃项圈上。
莲台后是耀眼的头光,我恍然失神,她却步下莲台,款款相对而来,“道千,好久不见,如今可还习惯?”
“究竟我是你,还是你是我?”
我望着这个除了铃饰,几乎一模一样的人,她闻言笑道,“有何区别呢,我在塔里受人供养,你在世间渡人布道。”
“渡人者先自渡,我只想早日归去,何高僧说,我见完那些人,自然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你是菩萨,看在共用一张脸份上,你能否帮我指点迷津?”
“哪有供着的菩萨,我不过虚像而已,冥冥中你既打开了珊瑚门,我便陪你去看看那些星子。”
边走她边说,芸芸众生,不过物以类聚,乱世红尘之中,塔内供奉了十二幅归化星主。
“渡完这十二人,我便完成塑身使命,能回到先前的世界?”
我殷切问道,一时花雨落下成尘,不再重生。
“莽莽红尘,哪人不曾相爱相杀,所谓一见钟情,也不过俗子胸襟,六根不净,枉你读书二十余载,一朝竟如此痴愚狭隘?”
她冷笑道,我心下一凉,余下的路估计更不容易。只好跟她继续向前,她赤足绕过莲台,在彩幡之下,给我指着两旁壁画中的供养星像。
“那些痴人,全绘在图里。”
她目光所至,花雨纷下,壁上的夜明珠绽放初华,烘托起一个个姿态各异的形象。
**
壁上首幅画着一个青衣士人,他束发素冠,在乱离战火前,以剑为笔,在地作画。剑旁有簪花小楷题辞:国将不国,家徒余恨,斩妖除魔,方今是我。十二颗夜明珠之中,他在“星纪”方向。是个复仇者,男子,我侧着头,似乎在哪里见过。
旁边“玄枵”处的珠光微弱,绘着青年骑射图。天上高鸿飞过,眉清目秀的男子,正机警地搭弓朝天。
辞为:眉清目秀血绘就,昨日相亲今相仇。白帽白马渡江来,金陵唯余赤水流。
侯景已是过去式了。还有段文字,我没耐心看完,转至“娵訾”星,格外明亮,上面的年轻人生的器宇轩昂,躺在船船财宝未成的高墙里,他侧卧着捂耳,举壶狂饮,似乎要一醉方休。题的辞格外短小:醉生缺梦死。
“降娄”星处,是个俊美可爱的婴儿,顶多一两岁,髡发道袍,在山谷里对着一丛铃兰微笑。
“皎若晴天明若日,慧解百经不解亲。来生只愿修仙道,一鹿一生不关情。”
还要跟小孩子打交道?我难道是万能的吗?嘴里叫苦,旁边是一个绳捆索绑的文士,他的神情并不难过,悠闲地注视着紫衣上的片片官印。
“大梁”星,原是个官迷儿。“挤过独木桥,方知为官好。圣贤未言处,强盗自来教。”
文人本无害,就怕不文人。向往权力的文人,在这乱世能有什么好运?
我叹口气,眼睛一亮,旁边有个我,我忙跟身边的真锁骨请教,是不是遇到他就大功告成?
她笑笑,“实沉星主已亡故,你们性格相类,他兼有你身上的脾性。”
怪不得两张俊脸,一个题字没有,原来双重性格,无法评断啊。
继续走,她主动介绍起来:“鹑首”如父,父慈子孝家和事兴,老来自然儿孙满堂。
“鹑火”处,明珠炽亮,壁上一个英伟的男人赶着马车,眼光全在身边的新娘身上,新娘的眼前却在审视着仓库的布和油桶。
“卿本佳人我自新,奈何一错成前尘……”
我不想看,直接去后面。“鹑尾”处,绘着一个长辫男子侧坐山头,对着当空皓月,在深情歌唱。
辞曰:非黑非白非亲,是真是假是心,死生不复成衾,却怪当年情深。
渡情劫?疑惑着,“寿星”已亮。画里是一群人载歌载舞,中央一个肤白高挑的帅哥,眉开眼笑地拿帅印给众人助酒兴。爽朗至此,不愧丈夫。
“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