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规矩
卖家们也并不能保证光顾“鬼市”的每一个人,都能记住这些暗语所代表的意思。
其次是,用手势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因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可以依靠手势做出的数字,去达成交易。
而只有针对一些“菜鸟”,他们才会小声的开口报价,也算是对新人的一些关照。
但是,无论如何也千万不要,大声的去议论价格,这样同样是犯了对方大忌的。
当然,如果非要去打破这些规则,在法治社会下,自然不会有人对你怎么样。
顶多是受到呵斥或是被制止。
但是,这样会给别人留下不守规矩,或是没素质的印象。
毕竟,既然去了‘鬼市’去开眼界,还是听话的入乡随俗的好。
古时候, ‘鬼市’一直以来,就奉行着‘五更出摊,天亮消失’的宗旨。
“鬼市”的卖家,都会在五更的时候,也就是凌晨3点出摊。
而每次在天亮之前就会收摊,好像真的如鬼一样惧怕阳光。
而这也与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鬼文化”息息相关。
那是因为古时候的人们,都非常的迷信。
并且,民间也流传着相当多的鬼神之说。
他们
认为人死后,都是有魂魄的,并且还衍生出了许多相关的节日。
而“鬼市”因为其只在晚上出没,所以也被古人冠上了一些鬼神之说。
以至于越传越玄乎,让“鬼市”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到了最后,人们便又对‘鬼市’进行了改进。
被冠以鬼神之说的“鬼市”,将出摊时间改为了五更天。
五更天,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凌晨3点到5点左右。
而每个来“鬼市”摆摊的人,都会在破晓之前收摊。
之所以,‘鬼市’从古以来,就一直备受人们青睐,也是有原因的。
不管去没去过‘鬼市’的人都知道。
鬼市之中,经常会售卖一些二手破烂、金银玉石、古玩字画等物。
但并不仅仅只有这些,里面不乏会出现一些,非常有纪念价值的东西。
正是因为里面的东西种类繁多,所以才会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去。
大多数喜欢逛“鬼市”的人,都比较热衷于,在里面淘一些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东西。
而它每次都会给你新的惊喜,这也是“鬼市”的魅力所在。
现如今,愿意去“鬼市”的,除了真正热衷于淘货的中老年人。
剩下的
,便是一些追求新奇事物的年轻人了。
前来“鬼市”的年轻人,通常情况下都不会购买什么东西。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追求新鲜和刺激,还有一些则是为了怀古。
而面对“鬼市”繁琐的规则,有些人好像并不愿意去遵守。
频频将其打破,这无异于是为它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鬼市”给出的这些特殊交易方式和规矩,无非就是给一些愿意尊重它的人去遵守的。
虽然,这些规矩听起来很荒诞,但是,这无疑会给我们带来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毕竟“鬼市”,也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传统文化,应该去尊重它。
陈辉听得直咂舌,说道:“哎呀,这个‘鬼市’还这么多的讲究呢?”
正说着话,阿兰开车带着万晓雯过来了。
因为没有外人在的缘故,万晓雯今天也没有刻意化妆。
她穿了件简简单单的牛仔外套,一条毛呢的格纹的长裙,脚下一双黑色短靴。
她的头顶上戴了一顶蓓蕾帽,脸上一个黑色的大口罩。
栗色的长发披在纤细的背上。
就是这样朴素的装扮,也让万晓
雯显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风采来。
虽然,现在天光未亮,但是昏暗的灯光中,更给万晓雯整个人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影影绰绰中,人们能看出这是个大美女,但是却是猜不到她的身份。
万晓雯让阿兰先回去,等他们逛完了再叫她来接。
陈林见到万晓雯走过来,拿出一直揣在口袋里的三明治,递给她。
“喏,早上现做的,吃点吧。”
万晓雯接过来,见是两个三明治,她就笑开了:“你还真是了解我。”
“知道我胃口大?”她笑着扯开一个三明治的保鲜膜,咬了一口。
说实话,味道还真挺不错的。
陈林给她的三明治里,没有放太多的沙拉酱,而是多加了蔬菜的分量。
女演员嘛,都是怕胖的,那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