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江的变化
听了陆宇浩的一番解释,吴晓晓算是明白了。简单地说,他们这一趟,有心带东西的话,可以挣点小钱,但是他们也没有稳定的出货渠道,所以带回去送或者卖朋友就罢了,别的就别想了。
吴晓晓又看了一眼赵小燕的超长清单:“我觉得,我光是把她这个清单上面的东西买齐就够重的了。”
陆宇浩和赵小燕也算认识,只是不熟悉而已:“赵小燕让你买的都是什么啊?”
他好奇地拿过来看看:“哎,有好几样还和我妈要买的一样。不过她这个的确量是太大了吧。她用得过来吗?”
吴晓晓挠挠头说到:“好像有些是给别人带的,还有些是我们做研究要用。”
“做研究?是不是在搞的那个什么护肤日化的公司?”陆宇浩想起来了,有一回妈妈在家还念叨过赵家姐妹,说学习的不好好学习,工作的不认真工作,还搞起什么生意来,真正是不务正业。
他当时偶然听了一耳朵,还是因为知道吴晓晓和赵家姐妹是朋友,所以才留了心。不过他当时没再搭话,要不然妈妈很可能会过度紧张,然后跑去把赵家姐妹的情况给翻个底朝天。
陆宇浩现在已经能
学会很小心地避免各种让妈妈过激的举动了。他虽然常常因为妈妈无处不在的关心而感觉到窒息,但是从来没有想要把这种压力转嫁到他人身上。
吴晓晓点头:“我们之前在村里面的时候搞过一个面霜,后来用起来效果还不错。对了,你记不记得上回我们回学校特别晚,在食堂碰到你,你还带我们去吃面的?”
她给陆宇浩解释道:“那次就是去看一块种植原料的药田,所以回来得晚了。”
陆宇浩明白了:“那怪不得她要买这么些东西。你们是想照着别人的配方来做?”
吴晓晓摇头:“那怎么可能,光是拿到一个成品,对着配料表就可以猜出配方,那这些大公司的研发机构不都没什么用了?要把这样的复合的化合物里面的成分分析清楚,得要非常精密的仪器,而且还只能分析出一个大概。”
别说现在没有哪家公司有这样的逆向研发的能力,就是她凭借自己的异能,也只能大概地去观察最终这样的成品里面会有哪些能量成分,然后和他们从各种书籍之中得到的古方相对比印证。
不过这样逆向研发对于公司和整个行业都没什么好处。如果配方
就是这样抄来抄去,那最后只会整个行业都失去活力,所有人都以抄配方为目标,不会再有新的创造出现。
吴晓晓连用自己的异能来观察分析都用得很克制。他们买这些化妆品和护肤品,更多是研究别人的包装,营销方式,现在主攻的是什么功效方向。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她们研究完的东西,依然可以转卖出去,不用付出什么成本,反而可以学习一番。这是赵小燕在列单子的时候就跟吴晓晓说好了的。只是要辛苦吴晓晓人肉搬运而已。
“我们拿着这些东西研究的,其实就是人家现在都是在卖什么。算是看看市场流行吧。”吴晓晓给陆宇浩解释道。
武江听到吴晓晓的说法说到:“这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市场调研。说起来,小燕还真应该去读商科。只是好像国内现在高校也没有商学院。美国和欧洲这边都有很多著名的商学院。”
就像他所在的巴黎,除了艺术非常出名之外,还有极富盛名的巴黎高等商学院,像赵小燕这样天生对于商业很敏感的人,可能还真应该出来读个商科。
不过武江知道,这些现在也只是想想而已,就像他能出国来
的这个访问学者,也是花了不小的精力才弄下来的。现在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国内外的学校和专业的日子。
吴晓晓听了他的说法点头:“小燕的确有很多的想法,现在这块儿我们都听她的。你们俩是不是交流还挺频繁的?”
“是的,主要是她给我提了一个很紧迫的时间表。”武江想到出国之前赵小燕给他排的计划就觉得有意思。他给赵小燕提对新产品的建议和扩大产能的要求,赵小燕则给他下建立海外渠道的时间表。
他们这四个人,吴晓晓像是纯粹的技术人员,陈思重在管理和执行,而他和赵小燕则更像是商人。
也许正是因此,他们几个人才会走到一起,也才会都不由自主的隐约以吴晓晓为中心。
梅西的购物时间过得很快,陈老师要买的东西不多,几件他想买回去的电子产品所说都是在机场免税店更便宜,陆宇浩和吴晓晓虽然都被安排了不短的清单,但是两个人属于照单买货不会闲逛的类型,只要看到对应的型号,直接就买下。
而且两个人都购买力惊人,拿起美元现金来一点儿也不手软,看得陈老师倒是有些惊讶,陆宇浩家境不错他是
知道的,但是印象中吴晓晓她应该是农村出身啊。陆老师不是说之前在她们村的牛棚吗?怎么花钱也这么云淡风清的?
不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