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洛阳龙脉在东方
念君所统领的“青牛”、“朝凤”、“苍龙”三支小队。
“常队长,总将领请你过府一叙。”有兵员前来通知。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常念君立即动身前往主将营。
主将营之内,都是武林义军中的大将,他们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诸多将领之中,还有几个是常念君的顶头上司,虽然还不熟识,但常念君听闻过他们的大名。
常念君经人引领,穿过两旁的众大将,主将营的末端中央,正是等他过来的唐天朔。
“常队长,欢迎欢迎。”唐天朔从座位上起身相迎。
“请问总将领有何指示?”常念君身体半躬,行拱手礼。
唐天朔道:“如今天下大乱,这仗是非打不可。至于怎么打,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常念君忙道:“在座的各位将军,有哪个不比常念君见多识广?何必要我来班门弄斧呢?”
唐天朔说:“那不行!我就是要听一听你有什么见解。你听好,你今天只管畅所欲言。说得好,军中会给你奖赏;说不好,我也不会加以惩罚。”
常念君见推脱不掉,只好说:“好吧,总将领想听常念君从何处讲起?”
唐天朔一指墙上的大地图,说:“这地图上面,标记着大唐、阎罗府、天妖宫,以及还在观望的第四方势力。武林义军站在大唐这一方,正打算对敌对的各大势力逐个击破,你来说一下,要优先进攻哪里。”
如今群雄割据的地图上,有个别地方拥兵自重,分散各地,单论一处军力,断不及大唐、阎罗府、天妖宫强大,但又不能完全忽视其作用,这些地方,被武林义军统称为“第四方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陈辅望就是第四方势力中的代表。
常念君略一犹豫,试探着说:“我的意见是,现在该做的不是逐个击破,而是相互牵制。”
主将营内的几名大将面面相觑:逐个击破,是唐天朔所制定的战略,此前军中并无什么人异议。毕竟,武林义军也无其他选择。
常
念君的回答,出乎唐天朔意料之外,唐天朔只好追问道:“既然你说该相互牵制,而不是逐个击破,那就讲讲这其中的道理。”
常念君继续说:“如今阎罗府、天妖宫皆是大唐大敌,第四方势力亦是怀有不臣之心。大唐若是对这三方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无疑是将这三方均并入了敌人之列。这样,大唐一次就要对抗三个敌人,这还只是最好的结果。”
坐在一旁的一位大将忍不住发问:“难道还有更差的结果?”
常念君继续说:“有的。大唐若是对这三方逼得太紧,那到了必要的时候,这三方一定会选择联手,大唐无疑是势单力孤。到了那时,大唐该考虑的不是如何进攻,而是怎么防守。这便是最差的结果。不论是最好的结果,还是最差的结果,还是在最好与最差中间,都不是最优的选择。”
若是武林义军有足够的兵力,哪怕他们三方联手也不足为惧,反而能将之一网打尽,那的确可以像唐天朔所决定的那样,只管逐个击破便是。但眼下这三方皆是强敌,对付三个中的任意一个都不容易,一旦他们联手,那只怕大唐危矣。
常念君又说:“一旦这三方势力利益一致,便会结盟。但当利益不一致时,他们也彼此都是敌人。故我们该考虑的不是逐个击破,而是相互牵制。我们应该制造这三方之间的矛盾,或用阎罗府打天妖宫,或用天妖宫打第四方势力……等他们打得三方俱伤,大唐再出兵不迟。”
众将军相互递起眼色,这常念君,果真是有大才,相互牵制这一战略,的确比逐个击破高明得多。
常念君又讲到一个关键问题:“还有第四方势力,虽然它是四大势力中最弱小的,但是能起到的作用,可是不小。可以说,他们是‘与友则友胜,与敌则敌胜’。我们要在相互牵制中尽量拉拢他们,而不是在逐个击破中,将他们越推越远。不然,逼不得已时,他们或许还会投敌,为我们增加攻敌的难度。”
唐天朔提问:“那等他们相互制衡,局势稳定之后。我们又该怎么做?”
常念君道:“到了那个时候,我的建议是,优先出兵讨回南方失地。”
营中一位大将说:“常队长,你可能还不了解情况,西南方有个陈辅望拥兵自重。若是我军南下,一旦天妖宫买通陈辅望,他完全有可能出兵偷袭我军,届时,陈辅望和天妖宫两面夹击,我军就危险了!”
常念君回答:“这位将军,其实陈辅望一事,我是了解的。他确实是一大威胁,可是南方,不得不尽快收复。”
“为什么?”唐天朔问。
常念君解释道:“行军打仗,颇费花销。而南方正是赋税丰厚之地,不把这里讨回来,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军费供给长期的作战。”
“那要打南方的天妖宫,就不得不解决陈辅望的问题。”唐天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