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麻辣小龙虾【一更+二更】
而已。
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战争中,李牧斩首敌军五万多人,但他自己也丢了两座城池。
可以说,这一战信陵君没赢李牧也没赢,从土地上来说,信陵君确实占去了秦国两座城,可从损失上来说,李牧的损耗不到两万人,这两万人还是伤员加上死亡的总数,而信陵君那边光是死人就死了五万多,伤员自然就更多了。
因此当第二天苏云卿与子楚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便表示,虽然秦国损失了两座城池,但这并不是李牧的过错,事实上这一战即便既损耗了兵力又丢掉了城池,可子楚依旧应当为李牧表功。
在同样的情况之下,没有人能够做的比李牧更好了。
子楚自然认同这一点,他甚至都不多等,而是亲手写了文章送去前线表彰李牧与秦军将士们,并且承诺这一战过后无论其他如何,所有人升爵位两级,至于说战功更可以累计计算。
这可真算得上是大手笔了,前线的秦军可不是几百几千人,那是以万为单位的,子楚开口就送了所有人两级爵位,这可真是大方的很了,如果再算上这些人自己这次立下的功劳,恐怕升的就远远不止两级了呢。
至于说李牧的奖赏如何子楚并未提及,当然,这意思显然就是李牧另行封赏,不过那要等到战争结束以后了。
苏云卿却知道,无论如何,有了这一战的结果,蔡泽那里的谈判恐怕要顺利很多。
可无论是苏云卿还是子楚都没有能够高兴多久,在蔡泽那里传来好消息之前,秦国国内就先传来了坏消息。
曾经的秦国丞相,应侯范雎逝世。
苏云卿听到这消息了时候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可即便说起来这事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实际上却并不是特别的意外。
毕竟范雎的年纪大了。
事实上在苏云卿看来范雎不仅仅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当然,他早年所受的伤留下的病根和年龄的增长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绝不是全部。
恐怕这其中苏云卿和昭襄王都占了不小的比重。
昭襄王当初把范雎打发去了封地,看似是给了范雎不少封赏,可实际意思如何,苏云卿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辅佐了昭襄王那么多年的范雎又怎么可能不清楚?
这对于范雎来说,恐怕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之后更让范雎紧张的恐怕就是苏云卿和子楚了,嬴柱在位时未对范雎有任何表示,子楚也是如此,虽然说范雎恐怕并不是想要官复原职什么的,但他至少想要这两位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苏云卿在这事上并没有说话,事实上范雎的事情就不该她开口说话,说什么都是错。
再说了,嬴柱或许没想到范雎,那么子楚呢?他对宗室以及各个元老都十分周到,唯独对范雎只字不提,苏云卿不需要想太多,因为这不是昭襄王意思就是子楚的意思,而她在这事上没有发言权。
再加上范雎心中对苏云卿本就有那么点……他可是狠狠地坑了苏云卿两次啊!范雎不信苏云卿不知道是自己坑的她,后来嬴柱重新启用苏云卿,而因为四国联合攻秦的事情,子楚对苏云卿也可以说是足够放任了,至少在军事上苏云卿这段时间内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的。
这对范雎来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从朝堂上的反馈来说也确实是这样。
因为苏云卿把范雎的族人从原本的位置上调开了,虽然表面上看那是升官,可一个是实权一个是荣誉性的虚职,想也知道这是明升暗降啊。
……好吧,唯有这件事情不能怪苏云卿啊,苏云卿当初做调动的时候也是因为她需要能够做事,且能够做的又快又好的,而范雎的后辈们……范雎自己都承认那是才干平平了,因此苏云卿也只能把人从关键位置调走,但为了照顾范雎的情绪,她还是给了个不错的职位。
但这种事情一人一个看法,苏云卿觉得她是在安抚范雎,可范雎自己怎么理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总之对于范雎来说连续几年他都没什么好消息,甚至是有了坏消息,他的身体本就不好,年纪又大了,这时候再加上心情郁结,那就更别指望好。
苏云卿在接到范雎去世的消息之后没几天又收到了范雎的手书一封,可看着里面的内容苏云卿只想苦笑。
范雎表示他能够理解苏云卿有怨气,但这事与他家中其他人无关,如今他自己是要死了,他也愿意向苏云卿道歉,并承担一切后果,至于说朝中那些他的族人们,范雎就一句话,苏云卿若是看他们不顺眼,都打发回家就是,只求苏云卿不要伤及性命就好。
“……所以说,我看起来像是那么凶残的人吗?”
【脑补这种事,谁也没办法的嘛。】
而且你虽然不至于那么凶残,可实际上也没好到哪里去啊!
系统总觉得一定是他这次的身份设定有问题,傻白甜好像不像一开始那么傻白甜了。
但这种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