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请为蠢作者点蜡【一更+二更】
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呀。
当然,要说起燕王不听劝告最后成功作死这种事其实也并不能让燕王相信乐间有本事,这只会给乐间增加仇恨值,毕竟乐间不仅事前说燕王不该怎么怎么,事后他还要跑过来说,大王你看你当初没听我的,这下作死了吧!这种话说出来,别说是燕王,那换了谁都不高兴啊。
至于说乐乘,那也没比乐间好多少,反正都不怎么讨燕王的喜欢。
而这次,乐间和乐乘打了败仗,又有人在燕王的身边说他们的坏话,那真是一说一个准,燕王顿时就觉得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燕国被秦国揍的毫无还手之力什么的,那根本就不是他的锅,都怪乐间和乐乘两人,他们不仅没本事还心术不正的!
于是更多的也不用说了,这种时候燕王满脑子是要把这两人给撤换掉,让这二人回来他要兴师问罪!
在姚贾努力的往燕国砸钱,让燕王那群智商没比燕王本身好多少的大臣们给燕王拖后腿的时候,苏云卿也在努力配合。
她后撤了。
是的,苏云卿走了,她跑去了蒙武那里,只把燕国留给了王翦一个人。
苏云卿的后撤对于燕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姚贾想了想又给燕国再添了一把火。
之前被撤职的栗腹又蹦跶出来啦!
栗腹在朝堂上就开始对燕王哭诉了,他表示之前他虽然打的不怎么好,但那不能怪他呀,都是敌人太狡猾,再说了,他对燕王一片忠心,嗯,最关键的是,他会打败仗都怪乐间和乐乘两人!
先不管栗腹是怎么瞎扯把这口大黑锅甩给乐间和乐乘背的,反正栗腹是通过一番哭诉成功的在燕王面前洗白了自己,并且说服燕王再次把他派上战场作为主将。
栗腹都想好了,没有秦国那个特别凶残的太后在,王翦不过就是一个年轻小将罢了,他还能怕了王翦不成?等到他击败王翦那就是立了大功,到时候之前的那些失败也就不用在意了。
反正只要他成功了,那就是燕国的大功臣,谁还会在意之前的一点小失误?
至于说苏云卿为什么偏偏在这种时候后撤,栗腹觉得这理由简直太简单啦,肯定是秦军的后方出问题了嘛,谁都知道秦军的后面有魏军呀,说不定就是另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将蒙武没撑住被魏军给打败了呢?
这么一想栗腹更加有自信了,他觉得面对这种情况,先别说苏云卿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就算她能,那秦军也是损失惨重,到时候肯定得退兵,而如果他在这种时候上战场,那么不管他打的怎么样,反正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他栗腹上战场了,然后秦国就退兵了。
不需要多说,面对这种情况谁都能脑补出来是他栗腹在危急关头拯救了差点灭亡的燕国呀!
显然,燕王对栗腹向来是很满意的,真要说起来也就是之前栗腹丢了居庸塞让燕王比较介意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栗腹都说了这不能怪他,是乐间和乐乘在背后暗算他呀。
燕国的内部有人勾结秦国卖国,那么栗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居庸塞也是守不住的呀。
而且栗腹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一直以来燕国都想不通的一点。
那就是秦军对燕国的熟悉,按照道理来说,之前有赵国挡在燕国前面,燕国从来没有正面和秦国打过什么大仗,秦军也是没有来过燕国的,那么为什么这次秦军会对燕国显得如此熟悉?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一直都是燕国想不通的,但现在,栗腹为这个问题找到了好解释。
秦国确实没来过燕国更不了解燕国,但乐间乐乘对燕国很熟悉呀!肯定是他们出卖了燕国!
燕王顿时就觉得栗腹说的非常有道理,而原本他召乐间乐乘二人回来也不过是问罪,如今却是真的动了杀心。
任何一个国君都是无法忍受这种出卖国家给敌人的事情的,更何况燕王这绝壁是新仇旧恨一起上呀。
于是当栗腹成功的再次出现在了战场上,而他面对的也确实只有王翦一个人而已。
是的,只有王翦。
苏云卿在这次在后撤的事情上倒是没说假话,她真的去蒙武那里了。
不为其他,只因为苏云卿知道,魏国真正的援军要来了。
如今的燕国正处在最为艰难的时期,虽然魏王不太愿意搭理燕国,更不想搀和燕国和秦国之间的事情,但是如果燕国能够开出足够高的价码的话,显然魏王也是很心动的。
就比如说这次,当秦军越来越逼近燕国的都城,燕国的压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于是他们在求援的时候开出的价码也就越来越高。
之前不过就是劝说一下,送点礼物,现在是一车一车的珍宝拉过去,顺带着还承诺送城池。
而到了这种时候,秦国也不再努力的阻止魏国向燕国派援军了,事实上此时的秦国不仅仅希望魏国派援军,甚至希望魏国派的越多越好。
当乐间在回到蓟城后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