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正道
“什么?这就是山神巡镇收走的人,如此,便不能乱动啊!”
看到我们师徒往那些尸体旁走去,一个之前和刘家族长站在一起的老头看到后赶忙过来阻止,他一过来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
“各位,这位道长是茅山派的高道,这山神巡镇之事已传了上百年,村民无不恐惧,也该是时候搞清楚这山神巡镇是怎么一回事了!”庹明站出来,挡住他们,对村民喊道。
庹明在镇子里很是有点威望,在这个圈子里的,都是几族的族长、族老,但庹明一说话,他们也都停下脚步,看着几个族长,看他们如何决定。
还是刚刚说话试图阻止我们的老头开口说:“述仁先生,你是本镇最有学问的人,你们读书人有圣人的道理,这我们也是敬重的,您请来的道长,按说也是为了镇民。我们原不该拦,但这山神巡镇之事不比其他,若是山神真的因此迁怒镇上,谁能担这样的责任?”
庹明站在他面前,面色正派,双手交叠,行礼说:“吴老先生,您是本镇辈分最大的长辈。听家父说,当年山神巡镇出祸事的时候,您也是亲历者,想必您也知道,那次之前,
虽有山神巡镇之说,却无人遵守这些规矩,来往客商也未曾断过。为何那一年突然山神巡镇就发怒杀人?”
“这个…老朽痴长,学问自是不如述仁先生,还请赐教!”那老头被庹明一下问住。
“不瞒吴老先生,庹明也不知为何,但庹明这些年一直在想,几十年来,就那一次山神巡镇出事,真的是所谓山神发怒吗?若是说这些人是外来者,冲犯山神,那今夜我留宿两位道长,为何我府上没有被山神惩治?”
庹明说话,不卑不亢,一派正气,所有的人都被他问的说不出话来。这里的山野村民其实并不敢深究山神巡镇的事,一直只知道守着旧规矩,现在突然被问缘由,自然答不上来。
“列位族长族老,难道就想不明不白的守着这些规矩一代一代传下去?圣人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若遇事,非格其本来面目,穷其道理,有了道理,规矩才是有源之水,才能代代相传。这位道长实乃老夫生平所见道理最明白的高道,要弄清楚这‘山神巡镇’的规矩由来,或许非他不可!”
看几位族长族老都被劝住,庹明进一步劝解,连圣
人文章都讲了出来。他们听没听懂我是不知道,反正我是已经听得迷迷糊糊,这读书人说话,就是高深。
“好吧,既然述仁先生想弄清楚这里面缘由,我们也不好阻拦,老朽就想知道,若是山神发怒,这位道长又道行不够,该如何是好?”那名吴姓族老带头道。
师傅正要回话,却被庹明拽住,庹明一脸坚定的说:“若果真如此,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一切罪,皆归于老夫,老夫自当一力承担,便是身如那般,倒也甘愿!”
说完,指着那堆被撕扯的到处都是的残肢败体,这是有点立誓的感觉。
这庹明的行为,让我想起不久前遇到的看义庄的那位老人家,事后我曾专门问过师傅,他念的那首诗叫什么。师傅跟我说,那是一首由著名文臣文天祥所做的《正气歌》。
这自古以来,有三教传世,道释两教,多讲出世,常常修真炼道、降妖伏魔,而儒教,则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但三教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道释两教,也有治国的韬略。儒者、术士也。儒家也有自己的一套祭祀天地神灵的礼法。
尤其是自亚圣孟子开始,让后世的读书人,
修养自身之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得乎于天道之正,鬼神辟易。文天祥做正气歌,就是其胸中一腔正气所酝,后世读书人若与其相应,自然也可激发出镇服鬼神妖精的力量。民间的法师,所修驳杂,三教不分,所以那老头也会一些儒家的法子。
眼前这位庹明老夫子,虽然没学过怎么降妖伏魔,但也是饱学的大儒,对正气的领悟,反倒比看义庄的老头更上一层。
不过这事说着也玄乎,我问师傅什么是正气?师傅也说不清楚,很含糊的说了句:“按儒家说法,就是言行皆合乎天地的正道,读书人的意志与天地契合,自然所生之气!”
师傅越说,我越不明白,但师傅也不愿意多讲,我也没办法。
可现在见到庹明,我对于儒家说的正道,突然有了点自己的理解。其实这所谓正气,就是有点犟,他认为是对的事,他就坚持要去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而这个他认为的“对”又是他读了很多圣贤文章后总结出来的,所以这“对”又不只是他私心所认定的。
为了这个圣人认为是“对”的,他也认为是“对”的事,他敢付出一切,这就是他们认
为的天地正道。若是一个读书人明明认为这事是不对的,还不得不去做,这就“不正”了!
眼下,庹明就是想搞清楚这“山神巡镇”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困扰影响他几十年,正好师傅来这,又正好遇到,更坚定他要搞清楚这事的心,而搞清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