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鹊桥仙令 > 宫宴

宫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诸位大臣一惊,胡人回南边了,难道又得打战了?

宣德帝摆摆手,“哈哈哈,这就是朕要说的第二个好消息,岑晞大破东胡部落,胡人离散,分崩离析。匈奴单于趁虚而入,击破东胡数个部落。如今剩余的东胡乌恒一族自立为乌恒国,与匈奴与乌恒山一南一北相抗衡。而东边的鲜卑也对其虎视眈眈,如今的关外三方抗衡。”

“朕三日前便收到了乌恒国的休战国书,现任乌恒国王表示,愿意与我大周签署十年免战条约,十年内绝不侵扰直辕关一步,所以啊,这直辕关未来十年可以过安稳日子,再也不会打战了。”

宣德帝此言一出,一片沸腾,十年免战条约,直辕关安稳了,百姓安稳度日,大周定会更加昌盛。

朝臣们激动都满面通红,更有些头发花白的武将泪眼婆娑,“天佑我大周啊。”

宣德帝端起酒杯,“这杯酒朕要敬安南王,也要敬所有的大周将士们。”

朝臣们也纷纷端起酒杯,“敬安南王,敬大周将士。”

一杯酒喝完,宣德帝抬手,歌舞声响起。流程已经走完,众人也可以自由活动了。

最先动作的是梁王谢眺,见宣德帝走来,便端着酒杯走到岑晞面前,“本王敬安南王一杯,此次大获全胜多亏了安南王,而直辕关能守住也多亏了岑家军,没有岑家军,没有安南王,就没有我们大周此时的安定。”

谢眺喝完一杯酒,继续说道:“经此一役,这大周可就无人不知安南王和岑家军的威名了。”

熙柠皱了皱眉,这话听着怎么怪怪的。

还没想完,就听静乐公主说道:“以前就听说岑溪城的百姓‘只知岑家郎,不知有谢皇。’恐怕以后整个大周的百姓都要如此了。”

话一落,全场静悄悄一片,就连伴奏的乐声也停下了,台上的伶人呆站着,不知道该不该继续。

而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岑晞,这位新晋的安南王,不知他会如何回应。

安南王没开口,便听到太后下方有一姑娘问道:“不知道公主是在哪听来的闲话,臣女在岑溪城十多年,可从来没听过这话。”说话的人当然是熙柠。

众人的目光又移了过来。

静乐公主也愣住了,她以为向来寡言,自是不屑为自己分辨的,没想到熙柠会开口。“这,这自然是听说的。”

熙柠一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公主不知从何处听来的闲话也能拿来这里说吗?”

吴修仪接话道:“这话既然能传到公主耳朵里,自然是说的人多了。”

“臣女在岑溪城生活了十四年,从未听过这些话,岑溪城有刺史,有都尉府,百姓们也都是按着朝廷的法度生活度日,自然知道谁是皇帝。而大周地幅辽阔,别说岑溪城了,就是别的地方,姓岑的又何止千万,哪有什么岑家军的说法,大周将士数十万人,难道都如公主所言,谁当了将领,这军营就自动改姓了吗?”熙柠说这些话是看着宣德帝说的。

说完又看向静乐公主,“公主可曾听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若真想知道边关百姓的看法,公主大可自己去走一遭,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宣德帝喝了酒,看向一旁,“歌舞怎么停了,继续啊。”

丝竹声起,歌舞继续。太后说道:“这种闲话静乐以后还是少听些为好。”

静乐公主脸涨得通红,瞪了熙柠一眼,看向太后时也只敢点头称是。

太后又道:“好了,孩子们也别坐着了,自己去玩吧。”

众人纷纷起身,而女眷们则也向太后和皇后敬酒,绝口不提刚刚的插曲。

熙柠坐着,看着另一边的宣德帝,不知他会怎么看刚才那些话。

太后拍了拍熙柠的手,熙柠回过神来,太后笑道:“坐久了腿疼,去和姐妹们说说话吧。”

熙柠笑笑,“不想去,我就在这陪着太后娘娘。”

说话间丞相府夫人带着杨可函过来了,熙柠不自觉的看向她头间的发饰,并不见那日的玉簪。佳明郡主此时也在太后身旁,看见熙柠的眼神,说道:“赵熙柠,你怎么盯着丞相府小姐看啊?”

皇后也走了过来,看向熙柠,“怎么了吗?”

熙柠笑笑,“没什么,不过是看杨姑娘的发簪觉得奇怪。”

杨可函扯了扯嘴角,没有说话。

一旁的佳明却不想轻易放过,“你怕是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簪子吧。”

熙柠看了看杨可函,对皇后说道:“那日在翠玉斋看到个玉簪,觉得挺不错的,本来想买了的,但杨姑娘也看上了,硬要买了去,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原以为杨姑娘买那簪子是真心喜欢想要宫宴上佩戴,但今日却没看到。”

皇后眼神扫过杨可函,又拍了拍熙柠的手,“没事儿,姨母那簪子多得是,你随便去挑。”

丞相夫人低着头,此时冷汗直流,她都不知道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