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千世界之救赎与爱恋 > 第40章 恩威并施

第40章 恩威并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楚国的宫廷之中,太女与冯辰溪并肩而立,他们的面前,是一幅巨大的疆域图,涵盖了楚国以及刚刚归降的魏国、晋国、寒国。太女微微皱眉,似在思索着如何妥善处理与这三国的复杂关系,构建一个稳固且和谐的新秩序。

太女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辰溪,魏国、晋国、寒国虽已投降,然其心难测。欲使他们真正成为楚国的附属,为楚国之兴盛所用,绝非易事。当务之急,乃是统一思想与文化,令其国民对楚国产生归属感,渐次构建共同体意识。你对此有何见解?”

冯辰溪微微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臣以为,可先从教育入手。于三国之地广设学堂,教授楚国的语言、文字、历史与文化。令三国子民自幼便受楚文化熏陶,知晓楚国的辉煌与伟大,如此,方能在思想深处种下对楚国认同的种子。”

太女轻轻点头:“此计甚是。然文化之推行,不可操之过急,需循序渐进,以免引发三国百姓的抵触。再者,在政治上,当如何掌控三国,使其不生二心?”

冯辰溪说道:“殿下,可在三国设立楚使署,由楚国派遣得力官员入驻。楚使署犹如楚国在三国的眼线与触手,监管三国的朝政大事,参与重要决策的制定。遇有违背楚国利益之事,可直接干预纠正。”

太女微微颌首:“嗯,此可保楚国对三国政治之掌控。那军事方面呢?三国虽降,然其军队若不能妥善处置,恐成隐患。”

冯辰溪目光一凛:“殿下,魏国、晋国、寒国的军队需大幅裁撤整编。只许保留少量维持治安的兵力,其余精壮之士,可挑选部分编入楚国军队,其余则令其解甲归田。同时,在三国的军事要地驻扎楚国的精锐之师,威慑四方,以防不测。”

太女思索片刻,又道:“经济上亦不可忽视。唯有三国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方能真心拥护楚国的统治。”

冯辰溪应道:“殿下,可在三国推行楚国的经济制度与商业法规。鼓励楚国商人前往三国投资兴业,带动三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建立楚国与三国的贸易通道,促进物资的流通与交换,互利共赢。”

就在太女与冯辰溪商议之际,楚国的大街小巷早已沸腾起来。百姓们听闻三国投降,楚国即将迎来更为广袤的疆土与无上的荣耀,个个兴奋不已。

在郢都的集市上,百姓们围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一位老者满脸笑容,激动地说道:“太女殿下果真是天降奇才啊!竟然能让魏国、晋国、寒国这三个大国俯首称臣。咱楚国往后可就更太平,更昌盛啦!”

一位年轻的书生亦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折扇:“是啊,此乃楚国之福,百姓之幸。楚国文化必将随着疆土的扩张而远播四方,我等身为楚人,当倍感自豪。”

一位妇人抱着孩子,眼中满是憧憬:“希望以后咱孩子能在这太平盛世里,好好读书,将来为楚国效力,说不定还能到那几个附属国去当差呢。”

众人闻言,皆哄笑起来。

而在宫廷之中,太女与冯辰溪继续深入探讨着对三国的治理之策。

太女说道:“辰溪,文化的统一,不仅在于学堂的教育,还可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来增进三国与楚国的情感联系。例如,举办楚国文化节,邀请三国的文人墨客、民间艺人前来参加,展示楚国的文化魅力。”

冯辰溪点头称是:“殿下此举甚妙。同时,也可鼓励三国的文化精英来楚国交流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交融。比如,晋国的书法、绘画艺术颇为精湛,若能引入楚国,与楚国的艺术风格相互借鉴,必能创作出更为精彩的作品。”

太女又道:“在宗教信仰方面,楚国亦需加以引导。若三国存在与楚国主流信仰相悖的邪教或极端信仰,当坚决取缔,使三国百姓的信仰与楚国保持一致。”

冯辰溪说道:“殿下,可派遣楚国的宗教人士前往三国,传播楚国的正统宗教思想,以温和的方式引导三国百姓走上正途。”

在魏国,楚国的官员们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的整合措施。

楚使署的官员赵轩对着魏国的大臣们严肃地说道:“从今日起,魏国需全面推行楚国的教育制度。在各州府县设立楚国学堂,招收适龄学子入学。教材由楚国统一编纂,务必让魏国的下一代熟知楚国文化。”

魏国的一位大臣面露难色:“大人,这魏国百姓向来尊崇本国文化,如此强行推行楚国文化,恐会引发民怨啊。”

赵轩脸色一沉:“此乃楚国的命令,不容置疑。当然,我们也会考虑魏国的实际情况,保留一些魏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楚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在军事营地,楚国的将军李铭正在检阅魏国的军队。

李铭大声说道:“魏国的将士们,你们如今已是楚国的附属军。本将军将对你们进行整编,表现优秀者,可加入楚国的正规军,享受优厚的待遇。其余的,可退役回乡,国家会给予一定的安置。”

魏国的士兵们面面相觑,虽心中有些不舍,但也不敢违抗。

在晋国,楚国的商队已经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晋国的都城。商队的首领王福对着晋国的商人说道:“我楚国的商品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