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
之后,也锁好门,一同去钱军家帮忙看看孩子,煮煮饭,主要是张春也要去帮忙。
林奶奶一人在家也不放心,干脆就一起去了,她们家虎子今年才3岁,正是可爱的年纪,林奶奶每次见了都抱着舍不得撒手。
走到钱军院子里的时候,钱军和钱建两父子正在门口整理工具。
“林大哥,你们来了,真是麻烦你们了”钱军两父子放下手里的镰刀,迎上来。
“虎子她娘,扶赵婶子进屋歇歇”钱军朝屋里喊道。
“没事没事,我这身子骨虽说不比从前,但可还没老到要人扶呢”
林奶奶笑眯眯的说道,“你们快去忙吧,趁着早上凉快,可别管我这老骨头了”
几人没有多寒暄,孙桂花出来后,引了张春和林奶奶屋里去坐,虎子那孩子还在睡觉。
几个大男人,抬了收割机,拿着家伙就往地里走去,钱军家今年种了足足5块大田的水稻,合计下来得有近2亩。
夏国的水稻种植有5000多年的历史,稻种经过数代的杂交进化,这近2亩的水稻,能有2000多斤的产量,往年钱军家除了自己吃,大部分都是卖给碧水镇来收粮的商人。
人多力量大,几人分工合作,赵彩漫带着太阳帽,坐在收割机上熟练操作,另外四人则将稻谷捆好之后,用扁担挑回院子里,后面还要进行脱粒。
花了整整两天多,机器和传统人工结合,才把钱军家的稻谷全部脱粒,太阳大,这些稻谷只需要晒一天就能收进仓库。
这两天,除了早饭,午饭和晚饭都是在钱军家里吃的,孙桂花和张春负责做饭,钱军家拿出了家里的腊肉、鸡蛋,孙桂花还专门杀了一只下蛋的大母鸡,给大家补充油水。
弄得赵彩漫一家有些不好意思,她家一共就养了5只母鸡,这一只正在下蛋的,杀了实在是可惜。
钱军家这边弄完后,赵彩漫检查了两台小机器的油量,当初,买的时候就没准备太多柴油,想着一来自家种不了太多水稻,二来碧水镇这边不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没了又去加就是了。
如今这点柴油就剩个底儿了。
“爸,我打算去和明家看看”刘和明上次专门从下面上来了一趟,说她爸妈熬过来了。
上次赵彩漫走后,刘和明给她爸喂了一些药,又拖了两天,本来已经做好了安排后世的准备,没想到两人竟然熬了过来,只是这次老两口身体是彻底拖垮了。
刘大全以前多健壮的一个人,下地干活不在话下,现在走路都得拄拐杖,王婶也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看看孩子,但好歹捡了两条命。
赵彩漫知道她爸还是有些担心刘大全的,两人小时候一起下河摸鱼,玩泥巴长大的交情,尤其是她爸曾经的那些老朋友接二连三的去世,大家都开始珍惜起身边人。
“也好,我和你们一起去”赵国强沉默了一瞬。
….
赵彩漫几人下车的时候,刘大全两口子正坐在院子里看孩子,一岁多的年纪,挂着口水,走路歪歪扭扭的,好好的双胞胎如今就剩一个了,老两口都看顾得紧。旁边摆了几捆稻谷,刘和明和她媳妇儿正在田里割谷子。
三人把机器卸下来。
“爱国,你怎么来了”刘大全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赶紧说道“快进来坐,虎子她奶奶,搬凳子出来”
“我们家稻谷收完了,就来你这边看看”赵国强道。
留赵国强在院子里和刘大全唠嗑。
林天和赵彩漫直接去田里帮忙。
刘和明两口子忙活了三天才才割了一小半,往年都是和她大伯二伯一起,三家人互相帮忙割,只是如今,大伯二伯家都不剩几个人了,等这边割完了还得去帮一把。
有了赵彩漫的机器加入,不过一天,剩下的就全部收割完了,趁着人多,分工合作,脱粒,铺晒,把这一波弄得差不多了,几人才开车回家。
刘大全一家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王婶拿了家里为数不多一些鸡蛋和肉,非要给赵彩漫,赵彩漫没要,直接开车走了,害得刘和明追了好长一截。
前几天,家里把晒好的稻谷都装进了谷仓,今年这两大块水田,收了900多斤稻谷,谷壳一般占三成,这么算下来大概能有600多斤大米,也算是不错的收成了。
空间和仓库里一共还剩下接近1000斤的稻谷,折合700斤大米,玉米倒是没多少了,5月份买鸡仔的时候,只买了500斤玉米,这几个月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袋装米,空间里有15袋,真空包装的,20斤一袋,一直没动过。
这么算下来,家里大概一共还有1600斤左右的大米,不算储存的各种肉类和干货,还有三四百斤的红薯和土豆。
赵彩漫呼出一口气,至少家里几口人,未来几年的口粮是有了,也算是暂时松了口气。
潘多拉之后,人类社会收到重创